三聚氰胺是一种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由于其较强的黏性,如果不慎进入人体内,将导致在体内形成草酸、鞣酸及钙等物质,并沉积在泌尿系统中。长期服用过量含三聚氰胺的食品就很容易形成结石,甚至导致膀胱癌。大人因为代谢系统能力比较强,耐受量高,所以受影响的几率相对较小。而婴幼儿代谢能力弱,所以食用就会对身体造成危害甚至威胁生命安全。
三聚氰胺废水主要来自生产三聚氰胺装置中的冲洗水、循环水的排污及一部分未回收的设备冷却水。废水被收集到废水池中,经测试合格后排放到污水系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主要含有少量的三聚氰胺、羟基酰胺类物质的饱和溶液和高浓度的氨氮。
1实验试剂与仪器
1.1实验试剂
聚合硫酸铁(AR,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三聚氰胺(AR,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氢氧化钠(AR,北京化学试剂三厂);氢氧化钙(AR,北京化学试剂三厂);硅藻土(AR,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2实验仪器
总有机碳测定仪(TOC-VCPN,日本岛津);电子天平(FA1604,上海雷韵试验仪器制造有限公司);恒温磁力搅拌机(79-3,上海思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2实验方法
2.1混凝剂的配制
使用电子天平称取10g聚合硫酸铁,溶于100ml的蒸馏水中,配制成1∶10的聚合硫酸铁溶液。
2.2混凝实验
取50mL已知浓度的三聚氰胺模拟废水于50mL烧杯中,视实验所需加入助凝剂,调节至所需pH值,加入一定量的聚合硫酸铁混凝剂,搅拌至所需时间,静置澄清后,取上清液测定其TOC值。
2.3TOC分析测试
通过单因子水平实验,使用TOC测试仪进行分析测试,测定水样中总有机碳的含量。以TOC作为评价指标,研究混凝剂用量、溶液pH值、搅拌时间、助凝剂的选择和废水浓度等因素对TOC去除率的影响,优化反应条件,证实聚合硫酸铁去除三聚氰胺的有效性,获得较佳的工艺参数。
TOC测试原理:水样分别被注入高温燃烧管(900℃)和低温反应管(150℃)中。经高温燃烧管的水样受高温催化氧化,使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碳酸盐均转化成为二氧化碳。经反应管的水样加入体积分数为1.5%的酸,使无机碳酸盐分解成为二氧化碳,所生成的二氧化碳依次导入非分散红外检测器,由于一定波长的红外线被CO2选择吸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CO2对红外线吸收的强度与CO2的浓度成正比,故可对水样总碳(TC)和无机碳(IC)进行定量测定。总碳与无机碳之差值,即为总有机碳(TOC),TOC=TC-IC测定步骤如下:
(1)打开氧气钢瓶,调整出口压力为200kPa,调节TOC氧气进口压力为200kPa;氧气流量计100mL/min。打开电脑和TOC测试仪。
(2)打开操作系统。
(3)单击“NEW”建立一个新的操作界面。
(4)单击“connect”将计算机与TOC测定仪进行联机。
(5)使燃烧管温度升高至680℃。
(6)单击“Insert”插入标准曲线(样品),编辑测定方法。
(7)将进样管插入样品液面下,单击“Start”,按计算机程序设置的顺序进行设定。
(8)经TOC测试仪测定后,电脑中自动显示出所测样品中TC、IC、TOC值,重复测试三次取平均值。
(9)计算所测样品TOC的去除率。
3实验结果与讨论
3.1单因子较优水平的选择
3.1.1混凝剂用量对TOC去除率的影响
取50mL100mg/L的三聚氰胺模拟废水于50mL烧杯中,调节至所需pH为8,分别加入一定体积的浓度为1∶10的聚合硫酸铁混凝剂(0.5mL、1mL、2mL、3mL、4mL、6mL、8mL、10mL),搅拌时间30s,静置至矾花体积为整个溶液体积一半时,取上清液测定其TOC值。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随着聚合硫酸铁用量的增加,TOC去除率呈现着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由于胶体在混凝时存在着一个脱稳的过程,当聚合硫酸铁用量较少时,胶体脱稳不完全,此时TOC的去除率较低。当聚合硫酸铁用量过多时,产生了多余的正电荷,胶体之间相互排斥,去除效果逐渐变差。当聚合硫酸铁用量为8mL时,TOC去除率达到较大值,为21.04%。实验结果证实,当聚合硫酸铁用量为8mL时为较优化条件。
3.1.2pH值对TOC去除率的影响
取50mL100mg/L的三聚氰胺模拟废水于50mL烧杯中,分别调节pH至7、8、9、10、11、12,加入浓度为1∶10的8mL聚合硫酸铁混凝剂,搅拌时间30s,静置至矾花体积为整个溶液体积一半时,取上清液测定其TOC值。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随着溶液pH值的增加,溶液中TOC的去除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溶液的pH值直接影响着聚合硫酸铁的较优形态。当溶液的pH值较低时,聚合硫酸铁没有完全水解,此时溶液中TOC的去除率较低。当溶液中pH值过高时,会抑制聚合硫酸铁的水解程度,降低TOC去除率。在本实验中,当溶液的pH值为8时,聚合硫酸铁为较优形态,此时较高的去除率为25.12%。实验结果证实,当溶液pH值为8时为较优化条件。
3.1.3搅拌时间对TOC去除率的影响。
取50mL100mg/L的三聚氰胺模拟废水于50mL烧杯中,调节至所需pH为8,分别加入浓度为1∶10的8mL聚合硫酸铁混凝剂,分别搅拌至所需时间(30s、60s、90s、120s、150s、180s),静置至矾花体积为整个溶液体积一半时,取上清液测TOC值。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随着搅拌时间的增加,TOC的去除率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当搅拌时间较短时,聚合硫酸铁在溶液中没有完全混合,所以此时的去除率较低,当搅拌时间过长时,沉降下来的絮体被打碎,降低了TOC的去除率。90s为较佳搅拌时间,此时达到较大去除率为23.09%。实验结果证实,搅拌时间为90s时为较优化条件。
3.1.4原水浓度对TOC去除率的影响
分别取50mL已知浓度(100mg/L、200mg/L、400mg/L)的三聚氰胺模拟废水于50mL烧杯中,调节至所需pH为8,分别加入浓度为1∶10的8mL聚合硫酸铁混凝剂,搅拌至所需时间90s,静置至矾花体积为整个溶液体积一半时,取上清液测定其TOC值。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随着原水浓度的增加,TOC去除率先升高后下降,而TOC的去除量不断增加。该数据表明,聚合硫酸铁用量为8ml时不足以使高浓度废水中的微粒沉降。在本实验所研究的范围内,适合处理原水浓度为200mg/L的废水溶液,去除率可达23.80%。
3.1.5助凝剂对TOC去除率的影响
取两份50mL200mg/L的三聚氰胺模拟废水于50mL烧杯中,分别采用NaOH溶液和Ca(OH)2溶液调节至所需pH为8,加入浓度为1∶10的8mL聚合硫酸铁混凝剂,搅拌至所需时间90s,静置至矾花体积为整个溶液体积一半时,取上清液测定其TOC值。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在较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助凝剂的选择对TOC的去除率有着重要的影响,溶液中污染物的性质影响着助凝剂的选择,在本实验范围内选择NaOH为助凝剂,TOC去除率可达23.80%。
3.1.6硅藻土对TOC去除率的影响
取两份50mL200mg/L的三聚氰胺模拟废水于50mL烧杯中,调节至所需pH为8,分别加入浓度为1∶10的8mL聚合硫酸铁混凝剂,向其中一份加入1g的硅藻土,另一份不加入,分别搅拌至所需时间90s,静置至矾花体积为整个溶液体积一半时,取上清液测定其TOC值。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在较优化的条件下,硅藻土对TOC的去除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入硅藻土的废水溶液中,TOC的去除率可达26.80%。该数据说明:硅藻土可以提高废水溶液中TOC的去除率。
3.2较优条件下处理三聚氰胺废水的实验结果
通过以上一系列利用混凝原理进行的实验,以TOC作为评价指标,对混凝法处理三聚氰胺废水的效果进行评价。从混凝剂的用量、溶液pH值、搅拌时间、助凝剂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探究,得到了较佳的工艺参数。即选定NaOH作为助凝剂,混凝剂聚合硫酸铁用量为8mL,溶液的pH为8,搅拌时间为90s的条件下,处理原水浓度约为200mg/L的三聚氰胺废水溶液,溶液的TOC去除率可达26.80%。从实验的处理效果看,聚合硫酸铁混凝法处理三聚氰胺废水是可行的。
4结论
本文用聚合硫酸铁作为混凝剂处理三聚氰胺废水,能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的混凝处理效果,选择了较佳混凝条件:NaOH作为助凝剂、混凝剂的较佳用量为8mL、溶液的较佳pH值为8、搅拌时间为90s、原水浓度为200mg/L,TOC的去除率可以达到20%以上,初步证实了混凝法处理三聚氰胺废水的有效性。
源润产品
同类文章排行
- 双极膜电渗析法连续制备聚合硫酸铁是一条绿色、高效的工艺路线
- 聚合硫酸铁市场潜力无限
- 优化聚合硫酸铁的合成条件的正交实验方法
- 聚合硫酸铁对钢铁酸洗废液的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聚合氯化铝和聚合硫酸铁处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废水的研究
- 铁还原菌作用下含镉聚合硫酸铁絮体中铁还原与镉释放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 聚合硫酸铁对锑污染水源的研究
- 探讨利用聚合硫酸铁和聚丙烯酰胺对餐饮污水的处理
- 聚合硫酸铁联合处理超高浓度润滑油污水研究
-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聚合硫酸铁中微量砷的方法